自制爽肤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正式步入通缩再次降息仍有必要 [复制链接]

1#
眼部白癜风的治疗

正式步入通缩 再次降息仍有必要


银河证券20日发布2009年3月份PPI、CPI数据点评报告表示,3月份PPI和CPI再次出现双双负增长,而且今后数月仍将负增长,由此可以断定正式步入通缩。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09年3月份PPI、CPI数据:3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6.0%,1-3月份累计,同比下降4.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8.9%,1-3月份累计,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1%。


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下降1.2%。其中,城市下降1.4%,农村下降0.7%;食品价格下降0.7%,非食品价格下降1.3%;消费品价格下降1.1%,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4%。从月环比看,CPI比2月份下降0.3%;1-3月份累计,CPI同比下降0.6%。


银河证券分析与判断如下:


(1)3月份PPI继续回落,符合市场预期,同比下降6%,下降幅度比上月加大1.5个百分点,也创出自1996年10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月度PPI以来的最低点。银河证券认为,以后月份的PPI仍将持续负增长,很可能要持续到今年四季度末。原因有二:首先,从环比和基数因素来看,尽管PPI环比降幅逐月缩小(1月份环比下降1.4%,2月份环比下降0.7%,3月份环比下降0.3%),但考虑到产能过剩、总需求回升缓慢和企业去库存化过程尚未结束而且中间可能出现反复,环比难以出现持续明显的回升;从基数来观察,由于去年的高点在三季度(8月份),在环比不可能出现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基本可以断定,今年月度PPI同比增幅的低点还远未到来,-6%还不是年内的最低点,同比负增长的幅度在2009年8月份以前还将逐月扩大。即使2009年PPI不再下降,全年同比涨幅仍然为负已成定局,同比涨幅将明显下降。其次,国际价格水平仍在低位运行。我国PPI的上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价格走势的影响。据世界银行统计,1月份国际能源价格同比下降45.5%,2月份下降51.6%,3月份下降51.8%,相应的农产品(18.04,0.00,0.00%)价格、原材料价格、金属和矿产品价格都出现了20%、30%、40%的降幅。这将制约PPI上行。


(2)3月份CPI是继2008年5月份以来连续第十一个月回落,而且是自2002年12月以来首次出现连月负增长。从结构上看,食品价格下降0.7%,非食品价格下降1.3%;消费品价格下降1.1%,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4%。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月份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0.6%,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6%,鲜蛋价格下降0.5%。从八大类别上看,由上月的 二升六降 变为 三升五降 ,即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5%)出现上涨,其他六大类价格均同比下降。但通过与上月对比发现,在上涨的三大类别中,本月涨幅均有所收窄。更主要的是,由于食品、居住等权重较大的类别价格出现下降,今后CPI上涨必定乏力。


(3)从统计的角度看,CPI同比涨幅主要由新涨价因素和翘尾因素两部分构成。从翘尾因素看,今年各月的翘尾因素除了1月份为正值外,其他各月均为负值,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今年的同比水平。从新涨价因素看,由于农产品等供应充足、经济增长速度还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整个社会需求还没有引起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失衡,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动力受到一定的制约。银河证券认为,新涨价因素主要来自于*府的*策性调价,如粮食最低收购价、电、水、燃气和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1951.387,-23.29,-1.18%)产品,等待。事实上,近期已经陆续有不少地方*府开始着手实施此类价格的上调。这或可部分地缓解CPI下行,但我们认为,CPI全年为负值的可能性仍然很大,月度CPI最快会在第三季度末转为正值。


银河证券结论和预测如下:


3月份PPI和CPI再次出现双双负增长,而且今后数月仍将负增长,由此可以断定正式步入通缩。但目前来判断此轮通缩能持续多长时间,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过,历史上最近发生的两次通缩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参考。第一次:CPI自1998年4至2000年4月连续25个月负增长,PPI自1997年6月至1999年12月连续31个月负增长;第二次:CPI从2001年9月至2002年12月连续16个月负增长,PPI自2001年4月至2002年11月连续20个月负增长。通缩持续的时间分别为两年半和一年半。


这次发生的经济调整很大程度上与1998年更为类似,简单推断,这次通缩的时间不会低于二年。考虑到全球经济体应对这次经济周期比较及时、力度较大,而且更注重协作配合,全球经济调整的时间或会缩短。从国内来看,这些年来,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均有了显著改善,去库存化的过程也可能会大大加快。但是,此轮调整的最后完成,很大程度上还是要视房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去库存化过程进展的如何。因此,判断此轮通缩能持续多长时间,要考虑的因素比以往都要复杂。


为弱化通缩预期,央行再次降息可能仍是必要的。尽管利率下调的空间不是很大,但及早调整到位仍属必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