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习礼
看到你提了几个名词,水光、皮秒之类,不胜感慨。其实这个话题我早就想写,但又觉得自己多嘴,人家做得好好的,我为什么阻拦,并且美容院那些人也有一家老小要养活,我又凭什么断人家财路。不瞒说,我自己也去美容院,比如小区里的美容会所,但我不认为那里真能让我“变美”,甚至不认为我的皮肤能够在那里变好。那为什么还去?只是为了放松,为了过去躺着享受一下被舒缓的感觉,如此而已。有时能坚持一周一次,有时半年都顾不上,以至于美容院总是怀疑我“变节”去了其他家。话说疫情之后,我再也没有去过了。美容院里那些五花八门的项目对我均无法生效,我只做一种护理,就是自带产品,可能因为这方面的知识我曾经“废寝忘食”地摸索过、实践过,所以不动心。说回年,我住院的同时韩国兰芝正式入驻长沙王府井,我买了一套基础护理品后入院。在医院里,我兢兢业业地执行护肤,一只手打吊针,另一只手洗脸擦脸。附二肾病科条件不好,一层楼就两间厕所,洗脸刷牙的地方还是最早期那种流水冲的水池。我又有点小洁癖,为了不让自己和使用物品挨着厕所的任何一处地方,情愿多次往返病房和厕所,不管拿什么都一次一件,包括毛巾、牙刷、牙膏在内,习得一身腾空洗漱的本领。那年我未满25,皮肤状态很好,勤于洗护不是为了美,只医院里邋邋遢遢的,病治不好,但人不能没精神。出院后正式踏入护肤领域,第一个因学习而使用的品牌是薇姿,因为《瑞丽》的广告全是它,并且她家防晒霜也的确保护了返回广州工作的我,颧骨的斑点从此不再迅猛加深。接着是娇韵诗,再接着就开始各路品牌混搭,几个月盲目试用后,莉子婆给我推荐了一个护肤论坛,名叫“Onlylady”,后来我自己发现了“E天使”,于是进入海量信息筛选的第二阶段。就像今天很多mm通过小红书购买产品一样,我当年也是通过论坛跟风尝试,不得不感叹一句,将近二十年了,网络生态早已今非昔比,但在商家和资本的运作下,现在的私人分享渗透了一些我不是特别接受的成分,同时缺少了一些规矩,我称之为行规。这个规矩是,推荐或吐槽产品前,需要自报个人皮肤状况,这个状况主要包括:年龄、肤质、生活地方(如果有变迁,需要说明)、曾经使用过的品牌、诉求。这五点对于想要参照的人来说缺一不可,我不知道你多大,不知道你是油皮、混合还是干皮,不知道你用过什么,也不知道你所在地干湿冷热,甚至不知道你的诉求,那还参考个啥。你喜欢干爽,我喜欢油润,我能跟着你买吗?你48岁,我27岁,我到哪里去体会抗皱?你一直用资生堂,我用大宝,我吹爆的东西你觉得能有多大效果?你生活在北欧,我在中国南方,你的保湿对我而言就是灾难。常用小红书的姑娘们在选择